close


















水桶中的樹穴蜻蜓...



沿著臺北市立動物園生態池山坡步道,在刻意擺置的積水水桶附近樹枝上,可以觀察到專以水桶和積水樹洞、竹筒為家,而不喜歡其他水域環境的樹穴蜻蜓,以孑孓和蚊子為食,在登革熱開始肆虐的季節,特別推薦給大家認識。


動物園從民國92年開始調查園區內的蜻蜓相,3年多來已經記錄到75種(臺灣地區蜻蜓紀錄149種),其中活動棲地相當特殊的樹穴蜻蜓,以往每年僅有零星幾次觀察紀錄,經過動物園刻意營造其棲地環境後,現在從3-9月都可穩定的看到牠的蹤影。


樹穴蜻蜓顧名思義,是牠的稚蟲-水蠆生活於山區積水的樹洞、竹筒或是人工容器中(如棄置的浴缸和水桶),以蚊子的幼蟲孑孓和樹蛙的蝌蚪為食物,和一般蜻蜓生活在溪流、水溝、水田、湖泊、池塘和沼澤等水域環境的水蠆完全不同。


因為天然棲息環境的特殊和稀少,要看到樹穴蜻蜓比起在水池巡邏的蜻蜓困難,動物園去年刻意在生態池的山坡步道旁放置大型塑膠水桶,營造樹穴蜻蜓喜歡的「育嬰環境」,果然成功地吸引樹穴蜻蜓前來繁殖產卵。樹穴蜻蜓的水蠆專吃孑孓和樹蛙的蝌蚪,成蟲也會吃蚊蟲,是蚊蟲的剋星,成蟲受到干擾會短暫飛離,過不久又會回到原來的位置,在動物園生態池附近相當容易近距離觀察。


樹穴蜻蜓一年可以繁殖三個世代,成蟲每年3-9月出現,現在正是第二代羽化的時間,由於牠的習性、外型和生殖方式都很特殊,還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(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, IUCN)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,下次登山看到水桶或積水樹洞,說不定旁邊就有樹穴蜻蜓雄蟲正在守衛地盤呢。


本文摘自2006年6月27日新聞稿「以水桶為家的蚊子剋星 - 樹穴蜻蜓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月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